政讯通中心

欢迎加入乡村资讯网!

茶产业人才为何短缺?“大咖”齐聚“茶博会” 论道“产教融合”

时间:2022-07-14 作者:佚名来源: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产业发展,主要靠人。目前茶业产业人才现状如何?7月10日,第十六届重庆茶博会上举行重庆茶产业“产教融合”人才培养发展论坛,业内“大咖”就茶人才的培养进行了一番交流。

  人才对茶产业发展有多重要?论坛一开场,受邀参加论坛的重庆苗品记茶馆创始人苗伟就对此发表了看法。他说,一流的企业是做文化的企业,做文化就需要人才。随着茶产业的不断完善,就茶馆这一业态来说,装潢、服务等逐渐趋于同质化,最终的竞争实际就是人才的竞争。

  同为论坛嘉宾的重庆黑山红品牌创始人罗森元也表示认同,他认为:“企业可持续成长需要人才,好的人才可以让企业不用在专业培训上花费过多经历。”

  什么是好的茶人才?苗伟表示,是既懂茶又会做服务、会营销的复合型人才。“往往来应聘的人员要么只懂销售,要么只会茶艺,这就需要我们花大力气去培训。”苗伟说,就苗品记而言,作为重庆较有影响力的连锁茶馆,对茶人才的需求也较大,一个员工上岗前往往需要3个月的系统培训,但要成为一名优秀的茶人才还需要更长时间的积累。

  渝茶印象品牌创始人王祥龙更是直言,目前茶产业正面临着招人难、留人难、管人难的“三难”。他指出,招人难是因为专业人才不多,茶企的薪酬体系、管理体系大多不完善,往往还会留不住人才。

  作为培训机构负责人,切尔思职业学校校长王楷文表示,校方每年培训茶人才千人左右,除了因兴趣爱好而学之外,有就业需求的仅两三百人,但人员流动性也很大,很难更好为茶企服务。

  如何培养适应性强的茶人才,稳定壮大茶人才队伍,大家纷纷认为“产教融合”是一个好的发展方向。“要让学生走进企业,开展校企合作,促进学生与产业接轨。”重庆科技学院副教授唐斌说。

  论坛结束之时,苗伟、罗森元、王祥龙与王楷文现场达成合作,将共同打造“产教融合”基地,通过探索适宜企业需求的“定制课程”,为茶产业输送高质量人才。“我们还计划加入人力资源板块,持续跟踪学员就业情况,为其规划职业路径,确保优秀人才不流失。”王楷文说。


原文链接:http://nyncw.cq.gov.cn/zwxx_161/mtbb/202207/t20220711_10905867.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乡村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乡村资讯网 xczx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