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书记聂明建:要让新农村变“新农村”
“来了就要干出点成绩,让群众得实惠,让村子有发展,不给自己留遗憾!”重庆欧美同学会派驻秀山县涌洞镇新农村第一书记聂明建,从市级机关干部到现在成为一名“新农村人”,用实际行动践行了自己来到秀山的初衷。
引产业:因地制宜 盘活资源
2021年5月,聂明建主动请缨来到秀山,到岗后他迅速转变角色,问村情、访民意,短短一个月他就跑遍了全村8个村民小组,并逐组逐寨召开群众会、院坝会,认真倾听群众意愿,共商乡村振兴大计。
在走访调研中,聂明建了解到新农村由于种植技术、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的影响,虽然有茶叶、山银花、黄精等产业,但发展不尽人意。要让新农村变为“新农村”,聂明建首先想到因地制宜,在现有产业基础上,积极引进和培育市场主体,做优做强本村特色产业。
为此,聂明建带领村干部先后多次外出接洽推介,2021年,新农村先后成功引进了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溪龙贡茗茶厂和秀山县圣百灵药业有限公司到村联合发展茶叶和山银花产业。另外还成功引进瓜蒌种植大户1家,发展瓜蒌产业200亩。
“这么多产业到我们村来,务工不愁了。”新农村村民杨荷云今年64岁,孩子在外务工,她在家里带孙子。今年茶叶采摘期间,杨荷云在基地采摘鲜叶挣到了2000多元,加上7亩土地流转的1000多元的租金,杨荷云对现在的收入很满意。
同样是在茶叶基地,村民姚茂仙的孩子和孙子都在外地,她便来到家门口的茶叶基地务工,修枝、除草、施肥样样拿手。姚茂仙说,她每个月能有1000多元的收入。
“我们村共有1600余人,常住人口1000人左右,基本都是老人、小孩、学生的居多。”聂明建介绍,现在新农村每天需要的务工量大概在100个劳动力,全村只要想务工,能干事的人基本都能够满足在家门口务工,有一份稳定的收入。
截至2022年6月,新农村已有白茶、黄金芽等茶叶770余亩,另外800亩黄金芽基地也完成土地流转;山银花600亩,瓜蒌200亩。总投资180万元的茶叶加工厂于今年3月投入使用,茶叶生产、加工、销售,实现了产销一体化。
办企业:竹艺加工 初见成效
今年以来,秀山县坚持以乡村振兴为统揽,通过推进生态美化、村庄靓化、农业产业化“通道三化”工程,全面提速乡村发展步伐。
聂明建结合新农村各个寨子楠竹资源丰富的实际情况,与村支“两委”进行商议,达成了开办竹艺加工厂的共识。今年3月,聂明建带队前往湖南邵阳市、娄底市考察学习竹艺加工,仅仅1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厂房建设、机器设备采购安装,率先在全镇开办的一家村级竹艺加工厂。为充分激发本村群众参与热情和发挥本土能人优势,还探索了向全村村民公开竞标参与生产管理的新模式。
竞标会上,村委会设定竹艺加工厂最低目标5%的销售额给到村集体。村民们有出8%的销售额,有出10%,也有出15%……竞标价格一路攀升,最终村民姚本胜出价20%的销售额给到村集体,成为了本次的中标人,他也从村民“摇身一变”成为了企业的负责人。
“从4月初开始生产竹篱笆栅栏,到5月底已经卖出了30多万元的加工产品。”姚本胜说,目前每天有20多位本村村民在加工厂务工,4、5月工资已经发了8万余元。
65岁的退伍军人韩文贵脚伤残疾,在村里开办企业后,他一直在此务工,如今每个月都能够领到2000多元的工资。“做这个都是手上活路,不被太阳晒,也不被雨淋,而且就在家门口。”韩文贵很满意这份工作。
“加工厂制作的竹篱笆栅栏除了销给涌洞镇,还销往了官庄、里仁等周边乡镇街道。”新农村第一书记聂明建介绍,按照目前的销售状态,预计竹艺加工厂今年可实现总产值150万元,村集体增收30万元以上。
下一步,该加工厂计划在生产竹篱笆栅栏的基础上,新发展竹艺建筑品、竹编文创产品等,带动更多的村民就业增收。同时,新农村还新增了一家豆制品加工厂,目前立项、选址已完成,投入生产后,将进一步壮大村集体收入。
解难题:全力帮扶 为民服务
年近古稀且多病的胡长海户口在重庆两江新区,因此不能享受到秀山县的政策待遇,生活十分拮据。为此,聂明建积极联系两江新区社保部门、翠云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居委会,沟通反映情况。经过反复协调和调查核实,两江新区为胡长海落实了每月近600元的低保。
“不是聂书记的话,我这个低保都不晓得啷个办了。”言谈之间,胡长海对聂明建充满了感谢,“两江新区低保发放低保金要用中国银行的卡,秀山县城没有中国银行,最近的一家中国银行在近200公里外的黔江,是聂书记私人开车带我去黔江办理的。”
新农村龙家寨组村民龙建华多年在外务工,后因病导致生活困难,想回寨子生活。但家里的老屋因无人打理早已破旧不堪、漏雨漏风,无法居住。为此,聂明建与村里一道,积极争取涌洞镇党委政府支持,为龙建华申请了房屋专项资金。新房于2022年1月动工新建,龙建华在5月就搬进了面积50平方的两间砖房新居。
“以前的房子门都是烂的,瓦都是漏雨的,是聂书记和村里帮我申请了资金来修的,通电通水,现在住着既不怕吹风,也不担心漏雨了。”龙建华坐在院坝,看着他的新房,满满的幸福。
如今,新农村产业蓬勃发展,乡风更加文明,群众的日子也越来越美好。聂明建依然坚守在驻村第一线,让新农村在乡村振兴中变成名副其实的“新农村”。(付冲、黄海平)
原文链接:http://nyncw.cq.gov.cn/zwxx_161/mtbb/202206/t20220628_1086353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2019年全国执业兽...2021-03-04
- 中财衔接推进乡村振兴...2021-04-07
- 农村打黑除恶行动,这...2021-04-07
- 丰都做大做优柑橘产业...2021-03-04
- 重庆珍稀濒危野生动植...2021-03-04
- 关于公布辽宁省农村改...2021-04-15
- 铜梁:石鱼镇花果山千...2021-03-04
- 荣昌:春暖花开时 鱼...2021-03-04
- 财政部:加强对欠发达...2021-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