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加入乡村资讯网!

第二届“巴渝乡村振兴年度榜样”报名活动圆满结束 129个人物、132个案例参评

时间:2022-06-15 作者:佚名来源: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今年3月,由重庆日报发起,市委宣传部、市委网信办、市农业农村委、市乡村振兴局指导、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的“寻找巴渝乡村振兴榜样——第二届重庆乡村振兴十大年度人物、十大示范案例”评选活动启动。经过两个多月的宣传推广,社会各界报名踊跃,得到他们的广泛关注和点赞。截至6月10日24时,本报组委会共收到261份参评资料,其中先进人物129份,典型案例132份,赢得3000多万人次的点赞和留言,评选活动第一阶段的报名环节取得圆满成功。

  报名踊跃 收到261份参评资料

  评选活动发布后,沙坪坝区丰文街道三河村农服中心主任李强申报了《发展文创产业,打造乡村振兴样板村》的案例参评。他说,希望通过评选活动,一方面,将三河村文创赋能乡村的典型经验推广开来,供大家借鉴参考,另一方面通过活动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回乡创业,用他们的智慧和力量支援三河村发展。

  冉秀清是云阳县鑫焘菊花种植股份合作社理事长。评选活动刚启动,她就填报了先进人物申报资料。她说,2010年以来,合作社带动了3220户共6850人种植上了万亩菊花,成为当地持续带动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能否评上先进人物不重要,希望能通过活动能让更多的人知道我们的菊花产业。”

  涪陵乡村振兴联盟负责人舒庆兰5月7日一大早就将信息推送到“涪陵乡村振兴联盟”微信群。她说,联盟目前有会员企业32家,扶贫产品100多个,作为一个为生产、加工、销售各个环节提供服务的公益组织,她对联盟的企业能够入围获奖名单充满信心。

  截至昨日(24时),本报共收到261份有效参评资料,其中候选案例132个,包括农业园区5个、乡镇和村48个、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79家,涵盖了“五大振兴”的各个领域;候选人物129个,包括驻村第一书记19名、新农人48名、专家学者13名、致富带头人49名。“相比首届,第二届重庆乡村振兴评选活动参评对象多了近100个,足以看出活动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大家参评的积极性也更高,候选年度人物和示范案例的代表性也更强。”活动组委会相关负责人说。

  全媒体推介得到3000万人次的点赞和留言

  “作为一个地道的重庆崽儿,希望重庆有越来越多的美丽乡村!”

  “希望通过此次评选活动,能让更多的人关心三农,关注乡村振兴。”

  “评选活动是对我们的肯定,也是对我们的一种鞭策,接下来,我要好好发展产业,带领更多村民一起增收致富。”

  ……

  评选活动启动后,本报除在报纸、客户端等平台持续发布图文消息外,还在抖音、微博、快手、视频号、今日头条等新媒体传播平台发布图文、视频信息。同时,本报小编还根据评选活动进展,线上发起不同的热门话题,得到了网民的积极互动。

  据统计,通过全媒体平台的立体传播,此次评选活动共得到3000万人次的点赞和留言。

  “接下来,我们还将利用全媒体平台优势进行集中、立体宣传,让更多的人知晓他们的典型事迹。”活动组委会相关负责人说。

  社会各界纷纷发来祝福和点赞

  评选活动发布当天,立即在我市引发极大关注,当天市农业农村委、市乡村振兴局官方微信公众号,以及部分区县融媒体中心转载了相关消息。

  市农业农村委有关负责人对此次评选活动给予了肯定。他说,在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之际,持续举办评选活动更好展示和宣传了我市社会各界支持乡村振兴的良好舆论氛围,不仅鼓舞了士气、凝聚了力量,还能让更多先进典型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起到示范和引领作用。

  西南大学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中国乡村建设学院)副院长潘家恩表示,评选活动的举办,对我市广大基层干部群众起到了引领作用。希望主流媒体,尤其是党媒发挥好舆论引导作用,举办更多类似有意义有影响的活动。

  “评选活动既是对大家的一种鼓舞,更是一种激励。”南川区鸣玉镇党委书记毛霞说,乡镇党委的主要任务就是抓好“三农”工作,鸣玉镇党委将继续发扬攻坚克难、奋战一线的工作作风,带领全镇干部群众建设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丽家园。

  此外,评选活动还得到了首届重庆乡村振兴十大年度人物获奖代表,如“鸿姐的土货”电商平台运营人周鸿、西南大学卢作孚研究中心副主任周鸣鸣、重庆文理学院乡村振兴学院副院长王东强、重庆清迈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李则民、重庆三峡职业学院教师谭鹏昊等用短视频发来的祝福和点赞。

  据了解,评选活动报名截止后,组委会将对参评对象进行初审,初审结束后,重庆日报客户端将对其进行集中展示,随后再邀请市内专家组成评委会进行终审,选出第二届重庆乡村振兴十大年度人物和十大示范案例。


原文链接:http://nyncw.cq.gov.cn/zwxx_161/mtbb/202206/t20220613_1080622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乡村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乡村资讯网 xczx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