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加入乡村资讯网!

看重庆如何“藏粮于地”

时间:2022-06-15 作者:佚名来源: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

  6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四川眉山考察。在永丰村的考察重点之一,就是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强粮食生产。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粮食安全的“沃土工程”,是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粮食安全新战略的重大举措。

  在山地丘陵面积占比超过九成的重庆,推进情况如何,又有哪些新探索?上游新闻记者为你深度揭秘,重庆“藏粮于地” 如何“藏”。

  已建高标准农田约1500万亩

  在重庆涪陵珍溪镇百汇村,几十亩撂荒地变成玉米地,一片生机勃勃。

  9个月前,这片地还是一片撂荒地。当地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后,荒地开垦变成耕地,地块由小变大,路也修宽了。

  村民刘书海承包的土地,第一季种的是青菜头,砍收10多万斤挣到3万多元。青菜头砍收后才种的玉米、南瓜,不久后也将上市销售,他又将增收一笔。

  10多公里外的东桥村毛背山上,也在上演“藏粮于地”的惊奇,三个月前才完成“坡改梯”,一层一层全是青葱的玉米杆。

  截至目前,涪陵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48.43万亩,农田亩均提高粮食综合产能80公斤以上。

  高标准农田建设在重庆各涉农区县有序推进。

  在石柱县石家乡黄龙村,驻村干部在高标准农田上打造出产业样板:荒坡宜机化改造出的120亩耕地上,不仅有国有企业打造的食用菌基地,还有党员干部带头打造的50亩农文旅融合“党员示范片”。

  截至去年底,重庆已建成高标准农田1498万亩,建成后亩均粮食产能增加10%-20%,平均每亩节本增效约500元。

  “全市粮食亩产达到361.9公斤。”重庆市农业农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去年重庆粮食总产量1092.84万吨,超额完成国家下达任务,创13年来新高。“高标准农田建设在稳产增产中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

  根据《重庆市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重庆到2025年将建成1810万亩高标准农田,未来将形成“一带三区五流域”总体格局。

  所谓“一带三区五流域”总体格局,即长江沿岸绿色生态高标准农田示范带、丘陵谷地高标准农田建设区、平行岭谷高标准农田建设区、山地高标准农田建设区、涪江—琼江流域、濑溪河流域、龙溪河流域、乌江流域、梅溪河流域。

  启动示范工程为全国推广探路

  同全国其他地方一样,因筹资渠道单一、亩均投入不足,重庆部分高标准农田不够“高”:土地零散化、宜机化不够、灌溉基础不好等。

  在涪陵区龙潭镇大同村,高标准农田区域仍要进行“小改大”、“坡改缓”、“弯改直”,否则机械无法下田作业,耕作效率大打折扣。

  在山地丘陵为主的重庆,如何有效“藏粮于地”?

  在接续新建设高标准农田的同时,重庆启动丘陵山区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示范工程,不但对已建部分进行改造提升,而且要为全国推广探路子、做示范。

  “涪陵已确定申报项目选址,规模约10万亩。”涪陵区农业农村委副主任王良元说,现在正积极向上申报争取,预计8月开始实施。“让高标准农田真正高起来!”

  上游新闻记者了解到,重庆这一改造提升示范工程重点在“四改”——改大、改水、改路、改土,建成一批宜机宜耕、能排能灌、高产稳产、旱涝保收的现代粮油、种养循环产业示范区,目标是让综合产能提升10%以上。

  同时,重庆将根据典型调查测算的亩均投入标准,拟通过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为丘陵山区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项目提供资金保障。

  “十四五”期间,重庆计划完成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任务202万亩,其中今年启动实施50万亩。目前,重庆已下发“四改”技术要求,制定丘陵山区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示范项目实施方案。

  新的解题思路让“花钱”变“生钱”

  高标准农田建设倚重各级财政投资,一直以来是在不断“花钱”。尤其是偏远区县财政偏弱,实施起来更是力不从心。

  这样的问题,如今有了新的“解题思路”。

  5月20日,重庆完成首笔高标准农田新增耕地指标交易:永川两个农田建设项目新增的343亩耕地,在重庆土交所以每亩75043元的价格成交,交易总额2574万元。目前,该区380.8亩新增耕地全部成交,总额将近2800万元。

  高标准农田新增耕地指标,是指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增加的耕地作为占补平衡补充耕地指标。交易而来的这笔收益,将再投入到高标准农田建设之中。

  上游新闻记者了解到,这一反哺机制由重庆市农业农村委会同市财政、重庆市规划自然资源局历时2年在全国率先建立,将变新增耕地资源为有效资产,实现高标准农田从“花钱”向“生钱”转变。

  越来越多的区县将从这一反哺机制中获益。

  “涪陵区将以新增耕地指标收益为重点,进一步拓宽资金来源渠道。”王良元告诉上游新闻记者,现在已编制完成近三年来已建高标准农田项目新增耕地测算方案,预计今年年底能产生第一批涪陵区高标准农田新增耕地指标。

  “十四五”期间,涪陵拟新建高标准农田11.98万亩,预计产生新增耕地指标0.6万亩,指标调剂收益2.4亿元,将全部用于农田建设再投入和债券偿还、贴息等。

  这样“造血”在梁平、合川等地同样发生。截至目前,含永川、涪陵在内已有20个区县60个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正在申报新增耕地核定,预计新增耕地1.7万亩。

  上游新闻记者 郭发祥


原文链接:http://nyncw.cq.gov.cn/zwxx_161/mtbb/202206/t20220615_1081631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乡村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乡村资讯网 xczx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