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加入乡村资讯网!

先行共建新模式 强农兴农展未来

时间:2022-06-10 作者:佚名来源:黑龙江农业信息网

  编者按:东北农业大学自2014年对口甘南县开展精准扶贫工作,2019年双方开启全面战略合作,2021年农业农村部开展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共建先行县试点工作,东北农业大学对口甘南县获首批启动。在国家战略指引下,经过9年的共商共建,校县合作日益深化,逐渐形成了高校服务北方大农业区县域乡村振兴的“东农模式”。 

  一、定点驻村扶贫,助力甘南县脱贫攻坚 

  东北农业大学于2014年承担包扶甘南县东发村定点驻村扶贫任务,先后派出5名驻村第一书记,6名驻村工作队员。历任校党委书、校长亲自带队,各级校领导先后 30余次、累计近100人次甘南县调研指导。每年超过20位专家师生调研考察、开展帮扶工作。实现了东发村从短期脱贫到长期致富、从“输血”到“造血”的质的转变。2018年6月,东发村以“零错退、零漏评,满意度100%”的成绩通过国家第三方评估验收。2021年5月14日,在黑龙江省脱贫攻坚表彰大会上,东农2个集体和1名个人获黑龙江省脱贫攻坚表彰。 

  二、开展战略合作,打造新型现代农业合作推广体系 

  为巩固扶贫成果,帮助甘南县实现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校县双方于2019年10月齐齐哈尔市委书记进校园期间签订县校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构建“中心+产业联盟+基地”的新型现代农业科技推广社会化服务体系。三者相互支撑,形成“共商、共建、共享、共管”的合作共识,通过构建政府推动建平台、联盟企业提需求、高校科技做支撑的新型合作模式。2019-2021两年多的实施,对标产业发展需求,共建立产业联盟10个,实施项目34个,示范新品种新技术200余项,推广面积近万亩;发展庭院经济,种植小浆果3万多亩,带动种植户增收近千万元。 

   

  2017年原校长包军考察甘南县扶贫产业                 2018年原校党委书记孙登林慰问扶贫工作队考察 

          

  2019年9月邹德堂副校长带队、校县领导共同赴安徽农业大学考察试验站建设   2019年10月甘南县县长苑正红来校推进校地合作落实

      二、开展战略合作,打造甘南新型现代农业合作推广体系 

   为巩固扶贫成果,帮助甘南县实现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校县双方于2019年10月齐齐哈尔市委书记进校园期间签订县校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构建“中心+产业联盟+基地”的新型现代农业科技推广社会化服务体系。三者相互支撑,形成“共商、共建、共享、共管”的合作共识,通过构建政府推动建平台、联盟企业提需求、高校科技做支撑的新型合作模式。2019-2021两年多的实施,对标产业发展需求,共建立产业联盟10个,实施项目34个,示范新品种新技术200余项,推广面积近万亩;发展庭院经济,种植小浆果3万多亩,带动种植户增收近千万元。

  

2021年7月东北农业大学甘南“三下乡”社会实践基地揭牌 

  三、共建科技先行县,全面推进甘南县农业现代化 

  东北农业大学把共建甘南先行县作为推动学校“双一流”建设、全面实施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新突破的重要工作内容,力争打造具有代表性、可复制、可推广的北方大农业区高校服务乡村振兴的“东农模式”。 

  1.注重布局谋篇、做好先行县顶层设计。 

  校县双方主要领导靠前指挥、成立工作专班、聘请首席专家顾问、组建技术服务团队,多次共同召开线上线下对接会议,统筹推进先行县各项工作。率先开展理论研究,为切实回答好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农业现代化,关键是农业科技现代化”“藏粮于技”的四梁八柱是什么的总体要求,设立先行县建设专题项目、组织知名学者探索农业科技现代化的内涵与特征,明确农业科技现代化的实现路径与模式,为先行县建设工作提供科学理论支撑。 

   

  2021年9月7日副校长刘竹青带队在甘南县召开   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共建推进会

  

2021年9月我校与甘南县共同研究科技先行县项目落地情况 

  2.突出产业特色、创新协同方式、科学制定方案

  先行县建设政策是国家支持和鼓励高校和地方融合服务农业科技现代化的“政策特区”,东北农业大学结合甘南县域产业特色及内辖的北大荒农垦集团查哈阳农场、北京首农集团双河农场为载体,共同成立共建方案编制组,深度挖掘县域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整合东农科技力量优势全口径覆盖甘南县农业生产,形成了“构建科技驱动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提升创新赋能的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突破绿色人居环境建设的技术难题”“构建创新创业平台载体”“实现乡村人才振兴”等5大方面34个科技共建项目的《实施方案》。在产业上实施重点突破,对标先行县建设“八个一”要求,聚焦甘南县水稻、大豆、小浆果、肉牛等主导产业,以科技赋能产业提档升级为突破口,率先打造高校科技与县域农业产业科技融合发展的新样板。在重点领域上集中发力,针对甘南县半农半牧及生态脆弱区的县情,校县双方将重点在畜禽粪污、节水农业、保护性耕作、智慧农业等重点领域开展联合攻关与示范推广,力争县域农业科技全面提升。在区域布局上实现多方联动,带动县域内查哈阳农场、双河农场两个大型农场的产业创新发展,整合各方优势资源,打造农业科技现代化新高地和示范区。 

  3.全面调研、春耕发力、成效初显 

  为让科技成果更效地服务先行县,紧贴地方产业需求倒推提供科技帮助,培养一支有特色的农业推广队伍,2022年春耕期间,挂职副县长李其林与东农在甘南的工作人员一起,协同甘南县农业农村局、组织部人才办、乡村振兴局等部门面向全县10个乡镇、2个农场和所有大型企业进行了为期三周的实地走访座谈、调研,后经反复论证、多方讨论,结合五年共建方案的5个领域6大工程内容,完成了2022年度共建先行县工作方案。方案围绕种业创新示范、数字技术融入农业转型、高质高效农艺农机农技集中示范展示、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建设、优质特色产业示范推广、乡村高素质人才支撑体系建设、农业政策决策咨询七大类设置了32个产业项目。春耕期间,东农协助甘南县10个农业种植类项目,15个作物大类展开春耕备耕工作,推荐、提供种子共13308斤,全面覆盖甘南县10个乡镇、查哈阳、双河2个农场;启动建设推广展示基地,实现甘南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配套,建设高标准设施蔬菜基地2600亩、以树莓为主栽品种的庭院特色产业基地1000亩、建设牧草基地100亩、建设肥效对比展示基地800亩、建设大豆育种基地100亩、建设向日葵品种选育及菌核病防治基地220亩。 

  4.创新人才政策体系、支撑先行县全面发展 

  在农业农村部的政策引领下,逐步实施“挂职县长+首席专家+挂职乡镇长+驻站站长+科技小院+科技特派员+科研推广团队+本硕博学生+政务实习”的全方位多层次人才支撑科技共建的政策布局,全面整合学校人才资源,打造县、校、企“三位一体”协同育人机制,促进甘南县农业人才完成“多来源、多层次、多维度、多出口”的快速、高效流动,为先行县共建工作产生长效影响奠定基础。 

一是发挥挂职干部、乡村振兴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以及“中心”主任等的沟通协调作用;二是发挥“产业联盟”首席专家科技引领作用;三是充分调动科技特派员、29个项目科技团队的共建支撑主体作用;四是发挥学校相关智库作用,为县域决策咨询和项目争取提供服务;五是依托甘南县与农学院“专业硕士联合培养基地”和双河大豆、东阳镇林果、甘南向日葵、查哈阳水稻等4个“科技小院”,加强产教融合研究生培养;六是结合艺术学院学生夏季采风,对甘南县欢喜村、晓光村等特色乡村进行全方位文旅打造;七是继续开展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甘南专项实践活动;八是依托校团委网红电商培养项目,与甘南镇、兴十四镇部分直播销售平台结合,带动当地农产品销售的同时,鼓励毕业生大胆开展双创(创新创业)活动,特别是对标“青红赛道”,创办涉农企业,有效探索新农科人才培养途径;九是与当地龙头企业(如飞鹤)进行人才对接,提供学生社会实践实训场地并通过政策引导、政府推动等举措,实现人才定向输出。在支持先行县建设取得成效的同时,力争用3-5年时间,打造一支符合我省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需要的高水平“三农”服务队伍,助力我省农业农村高
原文链接:http://www.hljagri.org.cn/nykj/kjdt/202206/t20220608_830346.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乡村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乡村资讯网 xczx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