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巴渝乡村振兴榜样|乡村设计师谢露明:大地为“纸” 村庄成“画”
5月20日,才从开州区满月镇赶回重庆主城的谢露明风尘仆仆,但跟重庆日报记者聊起乡村规划设计时,他依旧情绪饱满:“提起乡村设计,我就很兴奋!”
这份兴奋源自哪里?微微沉吟了一下,他再次开口:“可能就是整个过程——从挖掘村庄历史,用创意将在地文化重组、延伸,实现乡土再生的过程。”
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的他,将这一过程形容为在大地上画油画。从川美毕业后,谢露明曾到北京从事传媒行业。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与贵州一处乡村产生交集,并在机缘巧合下参与了一个古镇修复项目,就此勾起了他浓浓的乡愁情怀。2008年,谢露明决定返回重庆,再次回到母校,与郝大鹏教授合作,正式踏上了乡村规划设计之路。
将油画创作映射到乡村规划设计上,谢露明反对千篇一律的、同质化的乡村形态和业态。他希望充分尊重每个村庄的历史、资源、需求,用创意将优势放大,让村庄的改造有生命力,发展具备可持续性。
他在开州满月镇甘泉村的改造案例就是这样的具体实践。他初见甘泉村,村口一片荒芜,只静静立着一座小型水厂。村民利用当地山泉水制作矿泉水销售,是集体经济收入之一。
“村里都是妇女、老人,一点活力都没有,将人心凝聚起来对这个村是最重要的。”跟驻村工作队负责人了解完情况后,谢露明没有选择改造建筑风貌,而是规划起了村落公共空间的构造。
在村口的空地上,他设计了类似泉眼的圆形“同甘场”,圆周层层楼梯堆砌,圆心作为小剧场,供举办文艺活动使用;在村委会旁边的闲置建筑打造“同德场”,作村民议事用;还有利用闲置空地打造的休闲广场“同心场”、运动场“同乐场”。几个公共空间的构建,让村民间交流、走动逐渐多了起来,干群关系更加融洽,从侧面助力了组织振兴。
而在巫溪县红池坝镇九坪村,紧靠红池坝景区则是这个村庄发展的最大潜力。为了承接红池坝景区的旅游接待功能,在规划设计九坪村时,谢露明充分尊重当地人生活、生产习惯,以“微田园”理念着手进行。
27座农房分别做了独立设计,根据民宿、餐饮等不同经营需求,室内进行了相应的空间设计。外观上,外墙颜色整体呈灰白渐变,和而不同;养殖产业在保留的基础上进行统一规划,既不影响环境,又保障生产;景观打造上,入乡随俗,呈现生态、自然、悠闲的慢生活风格。
“最近我又接手了巫溪通城镇长红村的项目,准备打造全国首个五感红色文化体验村。”谢露明兴奋地打开项目规划PPT说,长红村最大的优势就是红色资源,有红军标语墙,“拥有红色资源的村庄何其多,怎么做出不同?我目前的计划是设计五感红色文化体验课程,通过体验项目的设计,还原红军在通城的战役,让历史活起来,村庄‘火’起来。”
原文链接:http://nyncw.cq.gov.cn/zwxx_161/mtbb/202205/t20220527_10757893.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广西畜禽品种改良站技...2021-03-04
- 广西养蜂指导站到武宣...2021-03-04
- 肉牛养殖产业助力脱贫...2021-03-04
- 贫困村里有个高大上养...2021-03-04
- 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第七...2021-03-04
- 自治区畜牧站到大化县...2021-03-04
- 河北省耕地质量处于黄...2021-04-15
- 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2021-04-15
- 广西地方家畜品种遗传...2021-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