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选育艳椒系列品种,累计在全国推广种植近千万亩
“你看,这些侧边的枝叶都要摘掉,不然后期就会影响辣椒果实对营养的吸收。”5月24日,在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三河镇红明村辣椒种植示范片,市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研究员黄任中正耐心地向种植户刘飞兰讲解管护技术要点。
当下距离辣椒移栽下地刚好1个月时间,第一次施肥也已完成,正是观察辣椒长势并采取相应管护措施的重要时间节点,也是黄任中等辣椒专家最忙碌的时段。
“你去年种了几亩‘艳椒’?收入多少?”分享技术之余,黄任中与刘飞兰闲聊起来。
“去年种了1亩左右,卖了3000多元。”刘飞兰笑呵呵地回答,并表示这已是自己种植“艳椒425”品种的第14个年头了。
从这个时间判断,刘飞兰种植“艳椒425”是从2009年开始,正是首批参与种植“艳椒425”的种植户之一。
“那一年是试种,才种了半亩地,为了种好它我们全都施的农家肥,管理得很精心,一年下来收入了4000多元,是传统品种的三四倍!”刘飞兰回忆,那是自己第一次见这样的朝天椒,长度超过10厘米,是传统子弹头朝天椒的3倍,产量也高,更重要的是特别好采摘。
刘飞兰用手比划着说,以前种植的子弹头朝天椒长得特别紧,采摘时必须两只手并用才行,而“艳椒425”轻轻一用力就能摘下,单手就可以操作,采摘效率明显提高。
产量高、果实大、易采摘、抗病性强,正是“艳椒425”朝天椒品种的优势。
“艳椒425”是我国育成的第一个单生朝天椒杂交新品种。在此之前,我国辣椒种植以鲜食品种为主,育种也主要围绕鲜食品种展开,用于加工干辣椒的品种多为农户自留种,由于品种老化产量特别低,效益不高。
“那时也有种植户选择进口加工型干辣椒品种,但种子价格昂贵,且在重庆高温高湿气候下适应性也不好。”黄任中说,上世纪末他和吕中华、黄启中两位辣椒专家在石柱开展科技服务时,有种植户就曾当面“发难”:“不得病、产量高、易管理的朝天椒品种,你们科学家能给大家搞出来吗?”
面对村民的期盼,3位专家投身到了选育工作中。随着重庆火锅、泡菜、榨菜等产业的兴起,对加工型辣椒需求增大,更让研发团队发现这个品种的广阔市场前景,决心一定要选育出中国自己的朝天椒杂交品种。
“选育时,产量高、果实大、易采摘、抗病性强是我们的基础目标,结合干辣椒加工,我们还需要高辣、皮薄、肉少、籽粒少等特性,这样干制率才能高。”黄任中说。
功夫不负有心人。2004年,以个头大、抗病性强的母本材料与高辣、硬度好、肉薄的父本材料杂交而成的国内首个单生朝天椒杂交品种——“艳椒425”诞生了,并在2008年通过重庆市品种审定,2009年开始试点推广。
“‘艳椒425’培育出来后,火锅店很喜欢,不仅够辣够香,干制后也不变形,德庄这些大企业都来找我们买。”石柱齐心辣椒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罗辉龙说,合作社每年制“艳椒425”干辣椒50吨,畅销各大省市,受到各地消费者的欢迎。
除了“艳椒425”外,近年来黄任中所在团队还相继选育出以泡椒加工为主的“艳椒435”品种,及干鲜两用且适宜机收的“艳椒465”“艳椒485”品种。整个“艳椒”系列每年在全国推广面积60万亩,目前累计推广面积近1000万亩。
原文链接:http://nyncw.cq.gov.cn/zwxx_161/mtbb/202205/t20220527_10757918.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广西畜禽品种改良站技...2021-03-04
- 广西养蜂指导站到武宣...2021-03-04
- 肉牛养殖产业助力脱贫...2021-03-04
- 贫困村里有个高大上养...2021-03-04
- 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第七...2021-03-04
- 自治区畜牧站到大化县...2021-03-04
- 河北省耕地质量处于黄...2021-04-15
- 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2021-04-15
- 广西地方家畜品种遗传...2021-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