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加入乡村资讯网!

铜梁:回乡创业建起桑园 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时间:2022-05-26 作者:佚名来源: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讯(特约通讯员 赵武强 通讯员 李拉拉)近日,在重庆市铜梁区白羊镇凤凰村,镇村干部正在查看桑树的长势。

  在村公路边的山坡地头,横竖成行的桑树枝繁叶茂长势喜人,七八位村民在桑林里除草喷药。

  “这个桑园是村里的青年农民汤小川返乡后自主创业建起来的,规划栽植良桑500亩,去年栽植156亩,经过精心管理,今年春季开始采叶养蚕。桑园的建立吸纳了20来位留守村民务工,不仅是党员带头劳动致富的典型,也是带动群众致富的榜样。”村支书周定毅说。

  沿着田间作业步道走进养蚕大棚,汤小川和两位农妇正在给蚕儿投放鲜嫩的桑叶。

  “春蚕目前进入了四眠,每天要投上千斤桑叶。这几天我两口子都早出晚归到坡上采摘。”汤小川说。

  笔者在采访中得知,今年37岁的汤小川当过8年兵,2010年复员回乡,现是村党支部委员。

  “你问我为什么选择办桑园?汤小川说,复员回到家里,考虑找一条创收的门路。经过多方考察,发现村里早些年是养蚕大村,近一二十年来村里的青壮年都外出务工,桑园大多都荒废了。如果把这些地重新利用起来发展蚕桑,肯定是一条增收的好门路。”汤小川说。

  开弓没有回头箭。当兵出生的汤小川有一种雷厉风行说干就干的军人气质,他从前年开始,租来几台挖掘机,把坡瘠地改造成梯土,整修好3口塘堰,新建起200多平方米的钢架蚕棚,培养桑苗。经过一年多时间的艰苦努力,150亩桑苗栽进了地。没有养蚕技术,他专门到外地学习取经,还请区里的蚕业专家上门指导。养蚕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村里的农户过去家家养蚕,有养蚕一技之长的农妇们被聘为了养蚕工。

  在沟田的3口塘里,绿水盈盈,水源除了保证桑园的灌溉用水外,还养上了鱼。桑林里还养上了几百只鸡鸭,桑林里的虫虫草草成了鸡鸭的美味佳肴。跑动的鸡鸭肉质紧实,品种优良,很受城里人青睐。紧挨大棚的羊圈里,养殖着20多只山羊。

  “我现在采取的是以蚕业为主业,再搞些副业,增收就更有保障。”汤小川说,虽然苦些累些,但看到荷包一天天鼓起来,日子越过越好,心头就踏实了。

  在蚕房里,笔者没有看到女主人的身影。汤小川告知,妻子一大早就上坡采收桑叶去了,要到中午时分才回家。妻子也是勤快人,非常支持自已的事业。

  谈到下一步的打算,汤小川说,明年养蚕量将扩大到80张以上,还计划栽植10亩优质果桑,桑林里还间种黄豆、蔬菜增加一季收益,3300平方米的养蚕大棚也将在今年秋季开建。500亩桑园建成后,至少可以吸纳近100人务工。


原文链接:http://nyncw.cq.gov.cn/zwxx_161/qxlb/202205/t20220526_10753175.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乡村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乡村资讯网 xczx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