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加入乡村资讯网!

重庆 促进金融资源与农业产业链高效对接

时间:2022-05-26 作者:佚名来源: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为促进金融资源与农业产业链高效对接,助力乡村振兴和农业高质量发展,2022年以来,人民银行重庆营业管理部在万州、涪陵、黔江、长寿、开州、梁平、忠县等7个区县创新开展重点农业产业链金融链长制试点工作,明确金融链长银行和协办银行,在机制建设上务实功,在产品创新上出实招,在链条连接上求实效,引金融“活水”为重点农业产业链注入发展动力。

  发挥金融链长“火车头”作用

  建立工作推进机制。人民银行重庆营业管理部推动试点区县结合当地实际,根据重点农业产业链金融链长制试点工作要求制定具体实施方案。首批选取生猪、榨菜、桑蚕、家禽、有机鱼、柑橘等12条重点农业产业链开展试点,明确链长银行、协办银行,建立7个产业链工作专班和多个金融服务团队,细化运行机制和成员职责,推动农业产业链金融链长制工作落实落细。

  完善需求共享机制。人民银行重庆营业管理部通过试点区县农委、乡村振兴局等多方渠道,建立常态化信息共享机制,批量获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养殖户等经营主体真实资金需求,形成试点产业链重点企业名单库。

  建立融资对接机制。人民银行重庆营业管理部通过央行再贷款示范基地、“1+5+N”乡村振兴金融服务港湾、“1+2+N”普惠金融到村基地等示范基地常态化开展政策宣传对接,组织链长银行和协办银行开展银企走访对接、融资对接主题月、重点农业产业链银企对接会等活动。截至今年一季度末,辖内金融机构向首批试点的12条重点农业产业链发放贷款7.12亿元,惠及2861户龙头企业、种养大户、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主体和农户。

  “一链一策”加大支持力度

  在重点农业产业链金融链长制的推动下,试点区县聚焦重点农业产业链融资堵点、难点,加强产品服务创新。

  一是聚焦生猪养殖价格波动大、养殖风险高、缺乏担保物,创新能够有效缓释风险的信贷产品。人行黔江中支推动重庆市首笔“信贷+保险+期货”项目落地,为生猪养殖企业提供了约840万元的生猪价格风险保障和500万元的生猪活体抵押贷款,为企业对冲养殖风险并满足短期流动资金需求。人行涪陵中支推动政府部门建立生猪养殖贷款相关押品价值评估和流转机制,推动发放养殖圈舍、生猪活体抵押贷款。

  二是聚焦重点农业产业链贷款成本高,将再贷款资金向重点农业产业链倾斜。人民银行重庆营业管理部以央行再贷款撬动更多低成本金融资源投入重点农业产业链,运用再贷款支持重点农业产业链贷款余额1.17亿元,通过打造央行再贷款示范基地,为禽蛋、有机鱼等重点农业产业链提供优惠利率信贷资金。

  三是聚焦产业链上小微企业贷款需求“短小频急”特点,优化推进“见贷即担”“见担即贷”合作新模式。重庆农商银行涪陵分行与重庆市农业担保集团有限公司合作创设的“渝快乡村振兴贷-涪陵榨菜002507)贷”实现放款14户,发放金额530万元。工行长寿支行推出“兴农养鱼贷”产品,利用“银行+农担”模式,通过养殖面积快速测评给予授信,从申请到放款仅需5个工作日,累计为链上企业农户提供信贷支持713万元,解决了鱼类养殖户的融资难题。

  “以链为媒”扩大政策效应

  加强金融链与农业产业信息链对接。建行涪陵分行积极参与“中国榨菜指数平台”建设,以“中国榨菜指数平台”生态场景为依托开展榨菜产业链金融服务,形成了农资购买、种植、初加工、深加工、仓储、运输、生产和销售全产业链的架构,汇集链条企业的概要、订单流、资金流、销售量等经营信息,对链条企业进行信用体系建设、风险画像和数据增信。2022年以来,当地榨菜产业链链长行、协办行累计为53户产业链企业实现融资6116万元。

  加强链条利益链接。金融链长制实施以来,通过产业链联接机制带动投放脱贫人口小额信贷余额9312万元。人行长寿中支加强“政银企村户”模式运用,通过五方利益联动,指导链长银行加强与禽蛋行业核心企业、标杆养鸡合作社对接,辐射支持好周边养殖大户,累计向蛋鸡产业供应链主体企业和养殖户投放贷款1.53亿元,吸纳和带动周边养殖户193户,提供156个就业岗位,带动农户每年人均实现增收3万元。


原文链接:http://nyncw.cq.gov.cn/zwxx_161/mtbb/202205/t20220524_10746279.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乡村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乡村资讯网 xczx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