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加入乡村资讯网!

各方综合施策 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起死回生

时间:2022-04-19 作者:佚名来源: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5620元!”4月初,成天琼领到3月的工资欣喜不已,“1月份3500元、2月份5200元,一个月比一个月多。”

  不只是工资在涨,成天琼所在的重庆忠味堂有机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忠味堂”)经营也柳暗花明,第一季度实现产值470万元,同比增长290%。

  “忠味堂终于挺过来了。”4月9日,忠县农业农村委相关负责人告诉重庆日报记者,忠味堂是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主要生产各种粉丝、苕皮,不仅带动了产业发展,还提供了就业岗位,促进了农民增收。

  “就是这样一个企业,却在两年前,经营开始下滑,濒临停产。”该负责人说,去年下半年以来,各方综合施策,最终引导忠味堂走出了困境,“现在订单来了、机器转起来了、工人也上岗了。”

  忠味堂位于忠县石黄镇金星社区,当地村民有栽种甘薯的习惯。可过去的甘薯,淀粉含量低,每10斤甘薯才出1斤淀粉。

  2016年,石黄镇招商引入忠味堂,带动村民栽种忠薯一号新品种,同时新建粉丝、苕皮、方便粉丝加工厂。忠薯一号,每4斤就能出1斤淀粉,加工的粉丝纯度高、无杂质,不加添加剂,很受市场欢迎,被评为第二十二届中国农产品加工业投资贸易洽谈会优质农产品,还出口新西兰等地。

  “不仅帮助30多名青壮年实现了家门口就业,还带动全镇1500多户村民栽种甘薯3000多亩。”石黄镇党委书记吴飞介绍,忠味堂最红火时,全镇村民3个月就可凭甘薯增收300万余元。

  但2019年底,忠味堂经营开始出现下滑,企业流转资金短缺,订单流失严重,2020年呈现半停产状态,有订单就生产,没订单就歇业。全镇甘薯种植面积一下缩减到700亩,群众生产积极性严重受挫。

  “就这么垮了,不甘心!”吴飞坦言,一个偏远小镇,难得培育起一个带动性强的农产品加工企业。企业经营困难,不能简单地认为是受疫情影响,也不能只看到资金短缺的表象,必须静下心来研究企业存在的问题,“如果这个产业有前景、有市场,我们就应该千方百计把它盘活做强。”

  流动资金不足、管理模式单一、市场开拓不够、产品研发不足……一场场把脉问诊会,在企业车间、田间地头、主管部门、市场客户间陆续展开。

  找到了症结,一场合力盘活企业的行动随即展开。

  首先,企业主动出击,寻找合作伙伴。去年下半年,忠味堂与重庆友谊畜产品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协议。友谊畜产品投入近1500万元,偿还忠味堂之前的银行债务,兑现工人工资和社保,支付土地流转费,同时改扩建厂房,并引进职业经理人付现余担任厂长,对企业进行规范化管理。

  另一方面,当地政府和职能部门也积极帮助忠味堂走出困境。石黄镇组建服务专班,为企业扩容增产“一路亮绿”:筹资50万元,改建忠味堂的进厂路;再次动员群众种植甘薯,并制定相关产业发展激励措施,保障原料供应;向相关部门争取300万元产业发展补助资金,支持企业发展。

  去年底,忠味堂恢复正常生产,30多名准备外出打工的工人全部回到车间,还新招聘15名生产线职工。截至目前,石黄镇甘薯种植面积已恢复至2000余亩,忠味堂已拿到500万余元订单。

  “既要招商引入新项目,更要关心帮助落地生产的项目。”忠县农业农村委负责人称,农产品加工企业既关系着群众就业,又牵动着农户增收,甚至还影响着地方农业产业的兴衰。下一步,忠县要对每个农产品加工企业把脉问诊,一企一策有针对性地排忧解难。

  本报记者 彭瑜 实习生 苏东梅


原文链接:http://nyncw.cq.gov.cn/zwxx_161/mtbb/202204/t20220418_10629290.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乡村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乡村资讯网 xczx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