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加入乡村资讯网!

长寿:“调水工程”5月完工 生态补水桃花溪

时间:2022-04-16 作者:佚名来源: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漫步桃花溪畔,微风习习,绿意荡漾,潺潺的河水穿城而过……眼前的这一江碧水,是重庆市长寿区历时多年交出的生态答卷。而一个多月后,桃花溪将迎来新的水资源“补给”,给这份生态答卷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下个月,龙溪河水就要来了”

  桃花溪,长江一级支流,干流全长71.9km,被亲切地称为长寿人民的“母亲河”。

  早年,由于上游工矿和场镇生活、街镇企业的污水、污物排放以及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的频繁使用,河水严重受到污染,水生态 “红灯”频亮,影响了河道的生态自我修复系统。

  在治理生活污水、河道清漂等生态环境保护的同时,如何长期有效地帮助桃花溪自我生态修复?

  2019年12月20日,长寿区启动龙溪河、桃花溪水系连通工程建设,通过这个小型“调水工程”为桃花溪进行生态补水。该工程引水建筑物全长8061.92米,引水建筑物包括明渠、无压隧洞、渡槽及箱涵。其中隧洞有四座,隧洞全长是7448米。

  今年3月22日,随着最后一座隧洞的贯通,工程全线贯通,离通水又近了一步。

  “这边就是龙溪河,通过这些隧洞,水就可以流向西边的桃花溪。”此时站在工程的取水口——龙溪河六剑滩电站库区可以看到,东侧龙溪河碧水潺潺,两岸翠绿,西侧的连通工程正在进行最后的收尾工作,预计5月全面完工,而那时龙溪河水便将会通过这些隧洞源源不断地流入桃花溪。根据工程设计,平均补水流量0.96m³/s,最大补水流量3.91m³/s,年均补水总量达到3027.5万m³,

  迎来新的“补给”后,对于桃花溪来说有何益处?

  长寿区水利局党委委员、区水务投资建设管理服务中心副主任李军毅告诉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生态补给后使桃花溪水量增加,河道内水流流速加快,将促进河道内水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防止“黑臭水体”出现,改善沿河两岸的居住环境。同时,还能解决桃花溪伏旱期间的缺水问题,更好适应桃花溪流域工农业生产、生态建设所需,促进桃花溪流域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

  5月通水后,期待着桃花溪的焕发新生。

  “黑天鹅也来了”

  在桃花溪上游,可以看到即将通水的水系连通工程,而在流经长寿城区的下游,一幅水清岸绿、鱼翔浅底、水草丰美、白鹭成群的生态画卷已然呈现眼前……

  这背后,是长寿历时多年改善和守护这一江碧水的成果。

  早在2014年,长寿区成立桃花溪污染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展开了长达八年的“污水战”。按照“流域治污、河道清淤、景观打造、生态修复、集中整治、长效管理”的工作思路进行污染治理,高质量完成了生活污水治理、生活垃圾整治、生态建设等重点整治工程。

  2018年12月桃花溪水质已恢复到IV类;

  2019年市控断面综合评定为IV类;

  2020年综合评定达到III类水质的市级考核目标;

  2021年4月,重庆市生态环境局下发了《关于解除长寿区桃花溪水环境问题挂牌督办的函》…… 自开展整治工作以来,桃花溪水质逐年改善,向市民交出了一份满意的成绩单。

  去年端午假日,三只黑天鹅还悄悄“光临”桃花溪,时而溪边觅食,时而驻足水岸,引得市民惊奇。

  溪上,常迎来“不速之客”,而岸边则是逗留的“常客”。

  在整治桃花溪水质的同时,长寿区持续改善桃花溪的景观。在河岸两旁打造景观绿带,自行车道和美丽步道贯通全线,布局特色桃花园、竹专类园、健身公园、儿童主题游乐园等若干主题和节点景观,实现自然景观与文化韵味的完美融合,两岸处处是风景。

  清晨总能在河岸跑道撞见晨练的“老熟人”;春季总能看桃花竞相盛开,绵延十里;傍晚总能看到三五好友散步休闲,骑车赏景……穿城而过的桃花溪,俨然从曾经的“臭水沟”成了一处具有休闲和景观价值的城市公园。

  “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这曾是上世纪90年代出现过的桃花溪美景,生态治理重新归来的桃花溪也勾勒出一幅美如其名的生态画卷。


原文链接:http://nyncw.cq.gov.cn/zwxx_161/qxlb/202204/t20220413_10615717.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乡村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乡村资讯网 xczx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