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碱地上种苜蓿 科技助力受损草原再获“新生”
时间:2021-10-31 作者:佚名来源:黑龙江农业信息网
盐碱地上,草原盖度不断降低,且草原退化、盐碱化和沙化面积不断扩大,导致优良牧草数量逐年减少、生态功能逐渐削弱,怎么办?省农业科学院草业研究所的科研人员给出了答案:补播苜蓿。绥化市兰西县远大乡胜利村的盐碱地今年就用这个方法获得了“新生”。
原文链接:http://www.hljagri.org.cn/nykj/kjdt/202110/t20211015_823588.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林口县黑土地保护在行动
热门资讯
- 科学家发现植物祖先陆...2021-03-04
- 强壮“农业芯” 做强...2021-06-15
- 高效阻控菜地面源污染...2021-03-04
- 北大荒集团宝泉岭分公...2021-06-15
- 重庆 首个5G网联植...2021-03-04
- 科技让中国饭碗盛满中...2021-06-15
- 方正水稻 寻求科研合...2021-06-15
- 黑龙江:探索“田长制...2021-03-04
- 平凉:我市国际科技合...2021-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