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加入乡村资讯网!

闵行翠冠梨进入最佳赏味期 七月正午的阳光都没“梨”耀眼

时间:2021-08-04 作者:佚名来源: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记者 贺梦娇

    摄/见习记者 杜洋域

    炎炎夏日,在位于上海市闵行区浦江镇的航育基地包装车间里,工人们正在忙着给水蜜桃和生梨进行包装。记者了解到,基地种植了30亩“湖景蜜露”水蜜桃,上周刚拿下2021上海地产优质水蜜桃品鉴评优活动银奖,由于前期气候因素,今年的水蜜桃品质佳,但上市期较短,这几日,已近下市。而基地内的“早生新水”梨正在最佳赏味期,翠冠梨也接棒水蜜桃进入成熟期。

    沪郊种植生梨已有多年历史,不少区县的生梨品牌成名已久,而在闵行,近日也有几款“宝藏梨”接连上市。

    “今年基地的‘早生新水’格外好吃,这和天气因素、人工管理密不可分。”基地相关负责人唐国来告诉记者,基地桃、梨都取得了绿色食品认证,使用的都是生物有机肥,再加上今年梅雨季雨水并不多,因而“早生新水”的口感较去年要更好。“往年都是年纪大的市民青睐我们的‘早生新水’,今年的水分足、口感脆性更高,不少年轻人成了回头客。”唐国来表示,为了做好田间管理,他还前往有着生梨多年种植经验的松江佘山地区“挖人”,将有经验的师傅请回基地,提升田间管理能力。

    近年来,除了使用生物有机肥种植桃、梨,使用生物防虫方式外,基地还致力于探索更多不同种植方式,寻求技术和口感的优化。记者在现场看到,基地部分大棚还尝试了梨树密集种植模式,一棵棵梨树整齐地排列在一排,每棵梨树的枝条被固定了生长方向,行与行之间留出了机械作业平台的空间。“这样的种植方式能让新栽下的梨树提前几年结果,在栽下的第二年就有零星果实。”基地工作人员王师傅告诉记者,梨树密集种植模式还能提高生梨的产量,便于机械化操作,不过在口感上,还需要提高。

    目前,基地种植了40亩生梨,品种为早生新水和翠冠。

    而在闵行区颛桥镇的上海颛桥农业科技试验场,放眼望去,金灿灿的梨点缀在满树绿叶中,十分惹眼。试验场工作人员表示,试验场的生梨从幼果时期就开始套袋了,采用这种“近乎苛刻”的种植套袋技术,既能让水分和甜度充分锁住不流失,又能防虫、防鸟偷吃,更能避免农药直接喷洒在果子上,全方位保持了梨的品质。据悉,今年该试验场产出的梨平均甜度高达13~14度,比市面上的普通生梨高出了2~3个甜度。

    目前,该基地种植了翠冠、翠绿、早生新水、圆黄等品种生梨,陆续进入上市期。

  


原文链接:http://nyncw.sh.gov.cn/mtbd/20210729/5e998361a742441a8a0fbf0b2a33b2a5.html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乡村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乡村资讯网 xczx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