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加入乡村资讯网!

永州市| 东安90后妹子深山养石蛙,每年售1万余斤,年产值达100余万元

时间:2021-07-10 作者:佚名来源:湖南省农业农村厅

  

  石蛙因肉味鲜美,具有健脾消积、滋补强壮的功效,市场售价每斤近百元。一直随父亲在株洲做生意的赵星星看到了商机,2016年返回到东安县大庙口镇韭菜村,利用山涧溪水以纯生态的方式养殖石蛙,在大山深处闯出了一条致富新路子。

  90后的赵星星,曾在外打拼多年,2016年回到家乡大庙口镇韭菜村,投入300余万元租荒山30余亩,建蛙场、修路网、引水源、发展生态石蛙养殖。赵星星说:“我们这里的环境比较好,且当地就有石蛙这个品种,它对环境比较苛刻,市场容量也比较大。”

  看到石蛙“钱”景的赵星星,2016年从浙江引种蛙1000对在养殖基地仿生态养殖,结果不到三个月,种蛙就出现了问题。“由于我们当时管理不善,养殖技术也不太成熟,种蛙出现烂皮和死亡现象。”赵星星说道。

  通过翻阅资料对比、参加培训、聘请专家进行技术指导和上网跟其它养殖户请教,赵星星找到了原因所在,解决了问题。之后,随着技术越来越成熟,加上室内培育幼蛙和养殖可以免于天敌的侵害,仅两年多时间,她养殖的肉蛙就上市销售。“我们在2018就卖出商品蛙5000斤,当时市场价一斤100块,大概收入50万。”

  如今,赵星星的基地幼蛙数量达到了20多万尾,种蛙2000多对,每年可出售商品蛙1万余斤,年产值达100余万元。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赵星星聘请5位当地村民长期在养殖基地务工。东安县大庙口镇韭菜村村民廖秋平说,自己在这里看场地,已经干了三年了,一个月3000元钱,主要是喂蛙、蝌蚪和看管蛙场。

  近些年,赵星星还无偿把石蛙养殖技术教给当地群众,为他们提供种苗、技术指导和销售,带领乡亲们一起做大石蛙产业,闯出山区新的致富路。眼下,赵星星正准备扩大基地规模,增加蛙类的养殖品种,增加村民的收入。

  


原文链接:http://agri.hunan.gov.cn/agri/xxgk/gzdt/sxdt_1/202107/t20210709_19878797.html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乡村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乡村资讯网 xczx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