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加入乡村资讯网!

科技部:加强农业气象科技创新 提升农业生产服

时间:2017-03-03 作者:来源:

农业气象科技始终坚持把为农业生产服务作为气象服务的重中之重,强化农村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技术水平,建立适应农业生产需求的农业气象科技支撑体系,提高气象服务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能力,为农业生产防灾减灾和趋利避害提供了科学指导。
  1.面向农业气象业务发展需求,深入开展关键技术研究
  依托国家科技项目,针对小麦、水稻、玉米等主要农作物的农业气象服务需求,着力解决关键科技问题,气象为农服务科技支撑能力显著提升。开展了CO2不同浓度水平及对应增温幅度小麦需水量变化和水分利用效率回归统计分析研究;分析了冬前和春季灌溉对华北冬小麦生长发育和籽粒产量的影响;初步构建了国家级冬小麦精细化土壤墒情和灌溉预报系统;针对西南地区复杂地形的水稻洪涝灾害构建了风险评估模型;发展了基于地面遥感信息与气温的夏玉米土壤水分估算方法,提出了玉米干旱过程遥感监测的冠层含水量指标;基于夏玉米干旱模拟实验数据,确定了夏玉米不同发育期指标对干旱的敏感指数。
  2.大力推进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评估技术进步
  针对农业气象灾害防灾减灾的业务应用需求,开展了全国、区域主要农业气象灾害监测评估、预警预测及风险评估技术与应用研究,解决了指标创建、实时监测、精细预警与滚动预测、动态评估等关键技术问题。发展了西南农业干旱、南方双季稻低温灾害、黄淮海小麦干热风、南方水稻和玉米洪涝灾害、全国小麦白粉病、稻飞虱发生等级气象指标;研发了区域农业干旱、小麦干热风立体监测和动态评估技术,区域小麦干旱、干热风、水稻低温灾害以及全国小麦白粉病、稻飞虱精细预警与滚动预测技术;提出了多种农业气象灾害风险动态评估、综合评价与风险制图技术,构建了农业气象灾害动态监测评估、预测预警和风险评估技术体系,对推动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评估技术进步和业务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3.加强提升农业气象格点化、精细化服务能力
  利用精细化格点资料,将农业气象影响预报产品空间分辨率从10km提高到了5km,预报时间尺度由7天提高到了10天。基本实现了5km格点的农业气象灾害影响预报和农用天气预报产品的自动制作,提高了预报类产品的客观化水平,在夏收夏种气象服务、盛夏高温影响评估与预报服务中得到应用。
  4.聚焦提高主要农作物产量动态预报技术水平
  研发了基于作物产量历史丰歉气象影响指数、关键气象因子影响指数、气候适宜指数的一季稻产量逐月动态预报技术,完成全国农业气象灾害服务保障系统中一季稻和棉花预报功能模块开发,并在月报和作物产量预报业务中应用。研究表明,引进30年气候适宜度平均值与30年逐年气候适宜度预报效果好于原模型。
  5.产量预报服务成效显著
  采用统计模型与作物生长模拟模型、遥感长势动态监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开展冬小麦、棉花、玉米、双季早晚稻动态预报业务服务,对作物产量进行科学研判。2016年冬小麦总产预报准确率为98.7%、早稻总产预报准确率为98.6%,作物产量预报产品受到农业部等多部门关注。2016年还增加了南美大豆等产量预报产品,拓展了服务内容,社会服务成效显著。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乡村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乡村资讯网 xczx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