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加入乡村资讯网!

商州:番茄潜叶蛾识别与防治技术

时间:2024-05-14 作者:佚名来源:陕西省农业农村厅

  番茄潜叶蛾属鳞翅目麦蛾科,又名南美番茄潜叶蛾,是世界公认的二十强重大植物害虫之一,被称为番茄上的“埃博拉病毒”,尤以番茄受害严重,一般可造成减产20%-30%,重者达50%以上,甚至绝收,还危害辣椒、茄子和马铃薯等茄科作物。为此,商州区农业技术服务中心特向广大菜农进行宣传,希望你们高度重视,及时预防或防治,谨防其入侵、扩散、蔓延。

  一、形态特征

  番茄潜叶蛾为完全变态昆虫,包括卵、幼虫、蛹和成虫4个虫态。一个世代约22-80天,田间常表现出世代重叠现象。

  成虫:昼夜潜伏,黎明活动。体长约6-7毫米,灰褐色或淡 灰褐色,身体表面有鳞片为银灰色,触角丝状,鞭节为黑白相间,下唇须比较发达。

  卵:主要产于叶片正面或背面,散产或少量聚集产卵,为椭圆形或近圆柱形,微小,长约0.2-0.4毫米,乳白色或淡黄色,近孵化时为黑褐色。

  幼虫:共有4个龄期,初孵化的幼虫为白色,取食叶片后变为绿色,取食成熟果实后则变为淡粉色。老熟幼虫化蛹前体色变淡,体长7-12毫米,胴部背面有明显的粉红色。

  蛹:主要在土壤中、果实内、叶片潜道内或皱褶处,化蛹初期为淡绿色或棕绿色,后逐渐变为栗褐色,羽化时颜色变为深褐色。

  二、危害症状

  番茄潜叶蛾主要以幼虫进行危害,既可潜食叶肉,也可钻蛀花蕾果实,还能蛀食顶芽及嫩梢嫩茎。幼虫孵化潜入叶片组织中取食叶肉,在叶片上形成细小的潜道,随着幼虫的生长,食量增加,潜道变宽变大,形成不规则的半透明斑,导致被害叶片皱缩、

  干枯。当虫口密度较高、幼虫龄期较大时,蛀食顶梢、腋芽、嫩茎以及幼果,蛀食顶梢时,常使番茄生长点枯死,严重时全田枯死;蛀食幼果时,形成孔洞,导致果实畸形,或招致病菌寄生、引发果实腐烂。幼虫尤其喜欢在果萼与幼果相接处潜食,导致果实脱落。

  三、防治措施

  一是清洁菜园。及时摘除病叶、病枝、病果,装入塑料袋,带出田外,集中烧毁。二是合理轮作倒茬,秋翻冬灌夏季高温闷棚,定植无虫苗等。三是悬挂性诱捕器。将配套诱捕器悬挂于田间,诱捕雄虫,减少雌虫交配繁殖的机会,从而减少子代幼虫的发生量。3~5套/亩,即每隔12~15米悬挂一套,以高出地面10~15cm为宜。通常情况下,两个月左右更换一次诱芯。四是化学防治。番茄潜叶蛾发生期,可用阿维菌素、虫螨腈、甲维盐、溴氰菊酯、灭蝇胺、呋虫胺等药物进行轮换防治。

  

  17.png

  

  18.png

  

  19.png


原文链接:http://nynct.shaanxi.gov.cn/www/zbjs7155/20240511/9843073.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乡村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乡村资讯网 xczx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