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植保站:陕西省小麦中后期主要病虫发生趋势 及“一喷三防”适期预报
2024年全省小麦种植面积1427万亩,主栽品种关中伟隆169、西农226、西农511、西农3517等;渭北旱塬铜麦6号、西农226、晋麦47等,陕南川麦43、绵阳31、汉麦7号、绵麦48等。小麦生育期大都较常年偏晚7天左右,长势接近常年,陕南正处于抽穗扬花期,关中大部4月23日左右进入抽穗期。
一、当前主要病虫发生动态
截止4月9日,小麦主要病虫害发生面积1358.04万亩次,较上周增加154.19万亩次,较上年同期减少17.88万亩次。
1.条锈病:在宝鸡市陈仓、渭滨、高新、眉县、凤翔、扶风、岐山、金台、陇县、千阳、西安市周至、咸阳市兴平、武功、汉中市宁强、略阳、勉县、汉台、南郑、城固、西乡、洋县、镇巴、安康市汉滨、旬阳、汉阴、白河及商洛市山阳、商南、镇安等29个县区发生,本周新增金台、陇县、千阳、武功等4县区,全省发生面积18.97万亩,较上周增加8.89万亩,较上年同期增加17.76万亩,较2010-2023年同期平均减少24.12万亩,其中勉县、宁强、略阳、汉滨、汉阴、旬阳等县区正处于扩展流行阶段,渭滨、高新、陈仓、兴平等县区已出现普发田块,其余县区处于点片发生阶段,条锈病扩展速度明显加快。4月上旬,全省累计调查11000余块麦田,病田344块,占比3.1%,普发田179块,占比1.6%,普发田平均病叶率0.88%,其中汉阴县发生0.55万亩,病田率39.3%,发生田平均病叶率1.8%,重发田病叶率66.7%,严重度80%;汉滨区发生3.5万亩,病田率28%,发生田平均病叶率1.6%,最重田3.8%;勉县发生2.6万亩,发生田平均病叶率1.54%,最重田病叶率13%;渭滨区发现普发田5块,普发田平均病叶率0.62%,最重田病叶率1%。
2.赤霉病。关中玉米残秆带菌率与上年持平略低,陕南稻桩带菌率高于上年。3月下旬调查,玉米残秆带菌率分别为周至61.6%、长安0.2%、临渭45%、蒲城13.2%、武功26%、扶风8.3%、眉县0.6%、富平0.18%,平均19.4%,略低于上年同期平均值19.7%,低于前年同期平均值22.7%;陕南稻桩带菌率分别为汉台12.7%、勉县55%、城固11.7%、汉滨0.24%,平均19.9%,高于上年同期平均值16.0%,低于前年同期平均值26.2%。
3.茎基腐病。发生面积95.85万亩,较上周增加7.04万亩;较上年同期增加42.2万亩,发生田块平均病株率2.89%,高于上年同期的1.24%,最高50%(泾阳)。其中泾阳县发生10万亩,病田率34.4%,平均病株率4.9%,最高50%;兴平市发生22.3万亩,病田率70%,平均病株率4.1%,最高43.9%;富平县发生6.1万亩,病田率8.4%,平均病株率4.2%,最高26.3%。
4.纹枯病。发生面积44.83万亩,同上周相当,较上年同期增加11.24万亩,较历年同期增加30.47万亩,平均病株率2.71%,高于上年同期的1.58%,最高13%(临潼)。其中富平县病田率6.6%,平均病株率4.2%,最重田11.1%
5.白粉病。发生面积47.39万亩,较上周增加11.09万亩,较上年同期减少128.23万亩,较历年同期减少78.41万亩,平均病叶率1.51%,低于上年同期的2.46%,最重田95%(宁强)。其中蒲城县病田率5.3%,发生田平均病叶率9.1%,最重田21.5%。
6.蚜虫。虫口密度增长速度加快,发生范围不断扩大,全省发生面积448.46万亩,较上周增加101.1万亩,较上年同期增加30.16万亩,较历年同期减少110.39万亩,平均百株蚜量95.59头,高于上年同期的33.17头,最高3560头(勉县),其中勉县发生5.7万亩,发生田平均百株蚜量2098头;乾县虫田率100%,平均百株蚜量201头,最高506头;泾阳县虫田率99.7%,平均病株蚜量120头;其余县区平均百株蚜量100头以下。
7.红蜘蛛。正处于发生危害盛期,单尺行长螨量增长较快,全省发生面积702.54万亩,较上周增加26.07万亩,较上年同期增加8.99万亩,较历年同期减少121.94万亩,平均单尺行螨量78.29头,高于上年同期的55.04头,最高4260头(勉县)。其中平均单尺行长螨量勉县2580头、眉县、陈仓、武功等县区202头-266头,乾县、礼泉、华阴、临渭、高新等县区120头-160头,其余县区100头以下。
二、主要病虫发生趋势
近三年小麦抗条锈病品种种植面积较大,对赤霉病、白粉病等抗性一直较差。天气预报关中、陕南4月18-19日小到中雨,局部大雨,21-23日、26-28日、5月1-2日大部有小雨,此期正值小麦抽穗扬花期,有利于病害发生。
预计:小麦中后期病虫总体偏重发生,其中条锈病中等发生,宝鸡、汉中、安康偏重发生,发生面积400万亩;赤霉病关中中东部灌区偏重发生,发生面积500万亩;白粉病中等发生,发生面积650万亩;穗蚜中等发生,发生面积1000万亩;红蜘蛛偏轻发生,发生面积950万亩;吸浆虫轻发生,发生面积60万亩。
三、防治建议
“一喷三防”适期:小麦齐穗初花期,关中灌区、商洛大部4月20日-30日,渭北旱塬4月28日-5月15日;汉中、安康4月20日前。
防治建议:以赤霉病、条锈病、穗蚜为重点,兼顾白粉病、叶锈病、吸浆虫等,按照分类指导、分区治理、科学防控的原则,突出重点区域,抢抓关键时期,实施全面防控。
推荐药剂:赤霉病可选用丙硫菌唑·戊唑醇、丙硫菌唑、氟唑菌酰羟胺、氰烯·己唑醇、戊唑·咪鲜胺、戊唑醇等单剂或复配剂。条锈病可选用戊唑醇、氟环唑、丙环唑、丙硫菌唑·戊唑醇等药剂。穗蚜可选用吡虫啉、噻虫嗪、吡蚜酮、高效氯氟氰菊酯、苦参碱等药剂。
原文链接:http://nynct.shaanxi.gov.cn/www/zbjs7155/20240412/9839969.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湖北枝江百里洲高起点...2021-03-19
- 早春番茄育苗注意事项2021-03-04
- 省植保总站第三调研组...2021-04-16
- 荆门市召开小麦重大病...2021-04-16
- 关于开展2021年植...2021-04-16
- 关于印发2021年植...2021-04-16
- 陈志勇督促指导省植保...2021-03-04
- 湖北省农作物病虫草鼠...2021-04-16
- 赤壁市召开2021年...2021-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