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台:把好“四关”,防好水稻恶苗病
水稻恶苗病从苗期至抽穗期均可发生,病苗比健株高1/3,叶片和叶鞘变窄而长,全株呈黄绿色,根系发育不良,部分病苗在插秧前、后死亡。轻病株常提早抽穗,穗形短小或籽粒不实,严重病株多在孕穗期枯死。种子带菌是引起苗期发病的主因。把好药剂、浸种、催芽及苗床管理四个主要环节,是预防水稻恶苗病的有效措施。
1、把好浸种药剂选择关
结合浸种药剂应用的实际效果,推荐用25%咪鲜胺2000-3000倍液(即2ml兑水5公斤,浸种4-5公斤)或 500倍液的强氯精(2克强氯精兑1公斤水,浸种1公斤)的消毒药液中浸种,对恶苗病有显著的防效,且对稻种发芽、出苗及秧苗生长无不良影响。
2、把好浸种浓度和时间关
将水稻种子先清水浸种36-48小时(颍壳闭合差的浸种36小时),期间搅动种子,使种子充分呼吸氧气,保持种子酶活性;再在药液中浸种12小时,稻种应完全浸泡在药液中,药液高出种子表面2厘米,药液浸种过后把稻种用清水反复冲洗干净。浸种时,要严格按照规定的剂量浓度和浸种时间操作,不得随意增加或减少用水量,不能盲目增加浸种数量,影响浸种效果。
3、把好催芽方式和时间关
催芽要严格控制催芽的时间、温度。水稻恶苗病菌主要是从芽鞘、根、根冠、伤口等处侵入,因此,催芽时间不宜过长,芽长交叉感染的机会就高,发病也就越重,催芽时间一般掌握为20-24小时,种子露白即可。催芽时最好不要用稻草覆盖,以免稻草带菌而感染。
4、把好播种和苗床管理关
苗床细土要提倡使用蔬菜地或其它旱地土壤,育秧过程要避免使用稻草覆盖苗床,以减少侵染机率。苗床管理的关键,是在播种后至齐苗前,创造有利于秧苗出苗的温湿度条件。一是水育或地池育秧秧板要浇足水分。播种前隔夜上水,让秧板吸足水分,然后排干播种,确保秧畦有水。二是集中秧盘育秧秧盘要湿润播种,确保塑盘底土淋足水份。防止苗床温度过高,减轻病害发生具有重要作用,出苗后恢复正常管理。
原文链接:http://nynct.shaanxi.gov.cn/www/zbjs7155/20240328/9838563.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湖北枝江百里洲高起点...2021-03-19
- 早春番茄育苗注意事项2021-03-04
- 省植保总站第三调研组...2021-04-16
- 荆门市召开小麦重大病...2021-04-16
- 关于开展2021年植...2021-04-16
- 关于印发2021年植...2021-04-16
- 陈志勇督促指导省植保...2021-03-04
- 湖北省农作物病虫草鼠...2021-04-16
- 赤壁市召开2021年...2021-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