旬阳:抓住关键时期,开展小麦“一喷三防”
当前我市小麦正值孕穗期,沿江沿河低海拔区域已进入孕穗末至抽穗期,这是小麦籽粒形成、促大穗的关键时期,也是麦田病虫发生危害的高峰期。据我站监测,近期小麦条锈病病田增长快,病田率已达11.6%,较上周净增7.6个百分点,部分病田即将进入普发期,麦蚜和红蜘蛛发生量也持续增长。另据气象预报3月下旬至4月上旬有多次降雨过程,降雨和小麦扬花期吻合度高,有利于小麦赤霉病的侵染流行。小麦条锈病、赤霉病等麦田病虫流行态势严峻,建议各镇和农技部门积极行动开展统防统治,并组织发动群众开展群防群治,抓住关键时期实施麦田“一喷三防”。
1、抓住防治适期。小麦田从现在开始至4月中旬前是实施小麦“一喷三防”技术的最佳时期。
2、突出防治重点。已有小麦条锈病发生的区域或白粉病发生田,以及往年赤霉病常发重发区域和麦蚜百茎蚜量达500头或小麦红蜘蛛每尺单行虫量达200头以上的麦田是实施“一喷三防”的重点。
3、优化药肥方案。因田施策优化用药方案:建议每亩用15%三唑酮70-100克或43%戊唑醇10-20克或25%吡唑醚菌酯20-25克(防治小麦条锈病兼治白粉和赤霉病)+10%吡虫啉20克或5%高效氯氟氰菊酯20毫升(防治麦穗蚜兼治红蜘蛛)+98%磷酸二氢钾100克(补肥增产)+芸苔素5-10克(生长调节提高抗逆性),对水30-50公斤喷雾。
4、合理混配药液。实施一喷多防时,用药种类较多,应采取“二次稀释”的方法进行合理混配,即:给喷雾器药箱先加入三分之一清水,然后用一个塑料盆加入小半盆清水,再按照叶面肥、可湿性粉剂、悬浮剂、水剂、乳油的顺序依次加入农药(肥),每加入一种农药(肥)即充分搅拌混匀,再加入另一种药(肥),依次将药肥全部稀释后,再倒入喷雾器药箱,然后将药箱加满清水,再充分摇匀后即可实施喷雾作业,注意农药要随配随用,不可长时间放置。
5、科学交替用药。注意喷药要均匀周到,确保防治效果。重发田块在7-10天后再防治一次;施药后2小时内遇雨应及时补施;二次用药时要注意替换用药品种。
原文链接:http://nynct.shaanxi.gov.cn/www/zbjs7155/20240320/983752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下一篇:澄城:苹果腐烂病防治技术
- 湖北枝江百里洲高起点...2021-03-19
- 早春番茄育苗注意事项2021-03-04
- 省植保总站第三调研组...2021-04-16
- 荆门市召开小麦重大病...2021-04-16
- 关于开展2021年植...2021-04-16
- 关于印发2021年植...2021-04-16
- 陈志勇督促指导省植保...2021-03-04
- 湖北省农作物病虫草鼠...2021-04-16
- 赤壁市召开2021年...2021-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