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安:麦田化除技术要点
麦田杂草是影响小麦安全健壮生长的常发性有害生物,具有种类多、结籽量大、抗逆性强、繁殖及传播方式多样等特点,与麦苗争水、争肥、争光照,并且作为多种病虫害的中间寄主,制约植株生长发育,造成减产甚至降低品质。近年来我县部分麦田杂草发生偏重,特别是禾本科杂草如节节麦、多花黑麦草等恶性杂草发生较为严重。冬前气温变化幅度较大,适宜化除的时间有限。因此,各镇农办农综站应该根据区域杂草出苗情况、种类数量等草情监测结果,以及天气状况适时开展麦田杂草化除工作,并进行化除技术宣传培训指导,确保冬前化除工作安全有效进行。
一、发生情况
据近期调查,麦田杂草以播娘蒿、猪殃殃、婆婆纳、节节麦、多花黑麦草为主,冬前未化除的田块偏重发生,分布在高峰、青铜、柴坪等部分低热区的下湿地,平均每亩草量为18351.2株;冬前化除田块亩均杂草密度4662株以下。
二、防治意见
根据麦田杂草的优势种类,合理选择除草剂。由于目前市售除草剂商品名较多,选择时应根据其通用名选用优质除草剂。
1.节节麦、多花黑麦草等恶性禾本科杂草:20%啶磺•氟氯酯水分散粒剂(陶氏益农的优麦达),每亩7克;或3%甲基二磺隆油悬剂(世玛)每亩30ml+助剂90ml。
2.蜡烛草、野燕麦的一般性禾本科杂草:①5%唑啉·炔草酯乳油每亩60~100ml;②15%炔草酸可湿性粉剂每亩20g;③7.5%啶磺草胺水分散粒剂每亩9.4~12.5g+助剂15ml。
3.播娘蒿、猪殃殃、婆婆纳等阔叶杂草:①20%双氟•氟氯酯水分散粒剂(陶氏益农的麦施乐)每亩5g;②36%唑草·苯磺隆可湿性粉剂每亩5g;③38%苄嘧磺隆·唑草酮干悬剂每亩10g
三、注意事项
1.化除时间。冬季麦田化学除草连续三日平均气温应在8℃以上,且施药后无强低温霜冻天气。春季化除在小麦拔节前完成。
2.安全用药。一定要重视安全用药,在规定用量范围内取用药剂,不能随意减少或加大用药量,以免除草效果不佳或产生药害。
3.二次稀释。即先将药剂加少量清水配成母液,待母液充分溶解并搅拌均匀后,先后倒入盛有需水量一半的清水的喷雾器内,再加清水至需水量,并边加边搅拌。配制好的药液亩用量以30-40kg为宜。喷药时必须均匀周到,不可漏喷或重喷。
4.剩余除草剂及其包装废弃物应妥善保管,不得乱抛乱扔。未用完的药剂要妥善保管,防止环境污染和意外事故发生。
原文链接:http://nynct.shaanxi.gov.cn/www/zbjs7155/20240228/9835909.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洛南:小麦春季田管措施
- 湖北枝江百里洲高起点...2021-03-19
- 早春番茄育苗注意事项2021-03-04
- 省植保总站第三调研组...2021-04-16
- 荆门市召开小麦重大病...2021-04-16
- 关于开展2021年植...2021-04-16
- 关于印发2021年植...2021-04-16
- 陈志勇督促指导省植保...2021-03-04
- 湖北省农作物病虫草鼠...2021-04-16
- 赤壁市召开2021年...2021-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