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强 村民富 村屯美——舒兰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纪实
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事关农村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农民民生福祉,更关系农村基层治理现代化建设。近年来,舒兰市持续推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取得了显著成效——农村“三资”清理成果丰硕,村级集体经济提质增效,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农民幸福感和获得感不断提升。
农村“三资”清理成效显著——助力村级集体经济扩容增量
农村“三资”清理是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的有效途径,是村级集体经济积累的有效保障。为此,舒兰市2022年进一步加大农村资源、资产、资金的清查整治力度。截至去年年底,舒兰市累计清收“册外地”21.83万亩、清收资产98处(座)、清查不合理合同153份,通过资源再发包回收资金2015.16万元。仅此一项让舒兰各村平均增收9.55万元,这一成效位居吉林地区前列。
白旗镇嘎呀河村是“三资”清理工作的典型村。走进村里,干净整洁的院落、街道、河道,夜晚明亮的路灯,绘成一幅祥和、美丽的乡村画面。“2022年,我们用‘三资’清理增加的村集体收入,安装了80盏路灯,清理河道4000延长米,开展了‘七边’环境卫生治理。一年来,我们村累计清收土地137公顷,通过再发包,集体经济增收100多万元,成为村级集体经济百万强村。”村书记冯学成说。
在“三资”清理工作中,舒兰市创新实施“六个一”举措。规划“一盘棋”——成立党组织书记挂帅的县、乡、村三级农村“三资”清理工作专班,建立“三位一体”包保帮扶、各级一把手负总责的制度机制。拧成“一股绳”——充分利用各类传播媒介宣传清理政策,引导群众参与清理工作,形成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做细“一本账”——深挖各村“册外地”情况,形成“三资”排查清单,建立村级“三资”清收台账,奠定“三资”清收整治基础。绘制“一张图”——制定《关于合理确定2023-2025年农村集体“三资”清理依法回收土地承包基准价格的指导意见》,根据地域特点把舒兰市分为东中西3个地区,确定各区每年每公顷土地承包基准价格分别不低于1800元、2000元、2200元,通过“六步工作法”等民主议事程序确定土地价格、发包程序。晒出“一张榜”——组建县级农村“三资”清理专项督查组,强化督导检查;引入“赛马”机制,对各乡镇街清理进展与成效进行每月排名和年度挂榜,营造比学赶超、晋位提升的浓厚氛围。打造“一批点”——采取以点带面方式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打造一批典型村。金马镇全镇清收“册外地”3万余亩,村级集体经济增收130万元,村均增收11.8万元。水曲柳镇六道村利用清收资金17万元收购企业闲置鸡舍,发展白鹅养殖项目,通过对外发包获得收益,村集体年增收4万元。
顶层牵引强劲发力——促进村级集体经济提质增效
提质增效是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的根本。舒兰市注重顶层设计,健全制度机制,形成强大合力,推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
2022年,舒兰市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提质增效特征突出显现。收入水平稳中有升——舒兰市把光伏发电项目作为村级集体经济兜底保障项目,实现每村平均收入5.75万元,确保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实现“一升一降”,即集体收入总量稳中有升,收入10万元以下村全部消除。反哺能力有效增强——舒兰市村级集体经济支出中,用于公益事业、生产经营和人居环境整治等方面支出明显提升,用于补充村级组织运转经费支出明显下降,村级集体经济成果更多用于扩大再生产和服务群众。去年全年,舒兰市211个行政村累计支出785.25万元,主要用于修建村屯机耕路等基础设施,改善人居环境。春节期间,各村为特殊村民免费发放生活物资,村民对村党支部满意度越来越高。收入构成进一步优化——舒兰市村级集体经济产业结构同步提质增效。舒兰市整县推进白鹅养殖项目,协调乡村振兴衔接资金1850万元,建设白鹅养殖园区85栋圈舍,养殖收益覆盖17个集体经济薄弱村,每村可增加收益5万元。同时,舒兰市整乡推进以肉牛肉鸡养殖、花卉苗木种植为主攻方向的特色种养殖产业项目,逐步形成“一乡一品”的产业发展格局,并打造出特色品牌。吉舒街道、朝阳镇全域推广果蔬种植项目,七里乡探索中草药和大榛子种植项目。莲花乡谭家村种植苗木8万株,除给脱贫户分红外,村集体年均增收5万元。
提质增效是舒兰市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乡村振兴“牵引性工作”的结果。舒兰市扭住“机制、人才、举措”三个关键要素,加强顶层设计,成立了市委书记、市长任双组长的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领导小组,制定《舒兰市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文件,同时整合财政、农业农村等5个涉农部门,梳理下发配套涉农扶持政策23条,整合有效资金3500余万元,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蓄电赋能。随后,舒兰市相继开展村级集体经济“提质增效”“三抓三早”“三资”清理、“赛马拉练”等专项攻坚行动,取得了明显成效。2022年累计新增、续建村级集体经济项目570个,经营性收入增加120余万元。溪河镇溪河村成立了舒兰市首个折股量化的村集体经济组织。近两年,村级集体经济年收入均超过50万元,全体村民每年累计分红20余万元;同时为70余名村民提供劳务工作岗位,每人年均增收4000元。吉舒街道争取乡村振兴扶持资金180万元,整街推进果蔬棚膜产业项目。
基层治理明显改善——夯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基础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为强化农村基层治理、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条件。舒兰市将三者有机结合起来,用系统思维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
法特镇头台村是省级文明村。2021年,荣获吉林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被吉林省评为“千村示范村”。这里,水泥道路平整,水泥路边沟通畅,花香路全覆盖。破损的农田路修缮一新,残破的建筑物拆除无迹。各家各户的庭院也是干净整洁……“我们村这几年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变化很大,主要原因是村集体收入提高了。今年,白鹅养殖、花卉种植等村级集体经济项目增收30万元,村级集体经济累计收入120多万元。村里有钱了就可以改善环境,造福村民了。”村书记张凤杰说。
在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过程中,舒兰市深挖、培育、用好致富兴村的各类人才,为基层治理和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舒兰市发挥“领头雁”作用,以村“两委”换届为契机,积极推动有经济头脑和致富本领的能人能手走上村书记岗位。2021年村“两委”换届期间,舒兰市326名致富带头人进入村干部队伍,项目支书全覆盖211个行政村,不仅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注入了生机与活力,更为加强和改善农村基层治理打牢基础。2022年,舒兰市制定了《关于调整补发村干部报酬待遇的通知》,保证村书记基酬不低于上一年度全省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两倍,其他村干部报酬也相应提高。为此,舒兰市增加财政投入716.9万元。为提高乡镇干部助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积极性,2022年舒兰市为675名乡镇事业干部发放补贴,投入财政资金352万元。天德乡三梁村返乡创业村书记李林森把个人创业资金和经验引入到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中,带领村里党员采取“党支部+村集体+农户”的模式,先后成立了村级集体经济六合源牧业公司和三稻粱合作社。
在发挥好村书记作用的同时,舒兰市积极回引新乡贤,实施新乡贤“回引计划”,从外出务工经商、退役军人、本乡本土毕业大学生中回引63人,吸引百余名在外人才返乡创业,选派24名新乡贤到集体经济薄弱村担任项目支书。平安镇长林村回引经商青年杨大伟,在村党支部的协助下成立了伟伟米业公司。2022年开始,村集体入股该公司,公司承诺每年为村集体分红5万元。
用好驻村工作队和社会力量也是舒兰市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强化基层治理和推进乡村振兴的有效举措。舒兰市开展“结对帮扶千村、助力乡村振兴”行动,为“插花村”发展助力,省、市、县81名驻村干部到脱贫村和乡村振兴试点村驻村帮扶,把各方人、财、物等发展要素向帮扶村聚合。环城街道兴山村蔬菜种植技术成熟,苦于村集体没有资金扩大规模。结对单位中石化吉林分公司2022年协调帮扶资金122.4万元、2023年计划协调帮扶资金122.25万元,助力兴山村发展棚膜经济。新安乡桃源村第一书记杨贺然巧借线上市场资源,创建“第一书记代言”抖音直播号,积极帮助驻村企业推销蜂蜜、黑木耳等农特产品,并将销售额的10%作为村集体收入,2022年为村集体增收1.5万元。
在培育人才的基础上,舒兰市打造以“肉牛和白鹅养殖、特色种植、乡村旅游”为重点项目的26个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示范村,建立村集体和村民利益联结体。2022年,舒兰市26个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累计流转土地面积5484亩,入股村民3621人,村集体累计增收198万元。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征程中,舒兰市紧紧抓住村级集体经济这个重要抓手,锚定农村基层治理,踔厉奋发,勇毅前行,推进舒兰市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造福舒兰市农民。
原文链接:http://agri.jl.gov.cn/xwfb/sxyw/202302/t20230207_8666263.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吉林:扎根黑土地 守好大粮仓
- 努力提升农产品产地冷...2021-05-07
-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全...2021-05-07
- 农业部:为加快农业农...2021-05-07
- 农业部召开全国绿色高...2017-09-06
- 中央一号文件的三农政...2017-09-06
- 舒兰:生态稻米 飘香...2023-11-26
- 临江市农业农村局加强...2023-11-26
- 辽源市大力推动棚膜经...2023-11-26
- 通化:发展特色农业种...2023-11-26